感受澳門文化.一

其實看這一文章的標題,是不明白我想說甚麼,大家可能還以為我近來去了澳門,並且寫一寫遊記……
大家這一種想法是完全的錯誤!
只是近來弄了一些模擬圖,模擬的對象由之前的地鐵閃燈路線圖,變成今一次的異國風情,並去介紹一下。
這次模擬的結果是這樣:澳門街道路牌
澳門街道路牌澳門街道路牌

翻查維基百科,原來是有這一個故事:

地方特色

澳門的街道名牌,以葡萄牙的瓷磚畫(azulejos)藝術作為藍本。其藍色和白色的主調,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成為了澳門的地方特色之一。在葡萄牙管治時期,街道名牌的葡文名稱一般佔了名牌四分之三的面積,中文則佔四分之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後,便把街道名牌的設計修改,中葡文街名各佔名牌面積的一半,中文在上,葡文在下。而街道的中文名稱也由原來的直書改為橫書。目前民政總署正逐步更換澳門的街道名牌,其中離島區的街道名牌已全部採用新的設計,澳門區舊有的街道名牌設計也正逐漸減少。

澳門有不少名字冗長的街道名稱,在華語地區來說十分罕見。這些街名大多以葡萄牙軍官政要,或歷史人物的名字命名,然後以粵語音譯出來。比較多人認識的有:沙嘉都喇賈罷麗街、士多紐拜斯大馬路(官方名稱或作士多鳥拜斯大馬路)、爹美刁斯拿地大馬路、華士古達嘉馬花園等。另外有一些主要街道的原名很冗長,大家習慣另取較易記的名字甚至使大眾忘記原名。如俗稱新馬路的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俗稱荷蘭園正街或荷蘭園大馬路的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俗稱提督馬路的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俗稱澳氹大橋的嘉樂庇總督大橋等。也有一些以街名的諧音而衍生的謔稱,例如把沙嘉都喇賈罷麗街稱作「沙煲罌罉街」;「巴素打你屁股街」或「揸把掃把打你屁股街」作巴素打爾古街等。

澳門路牌剪影
原來這一種路牌是有新與舊版本的分別!對一個初次看澳門的人來看,兩者並沒有甚麼大分別。雖然政府翻新了這一些路牌,但那一種的地方特色與路牌特色並沒有改變,在新版路牌上還保留著這一種風格。這一種珍惜與努力保護風格,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為何我會有這一種想法?你只要去中環海邊一次就知道:

面對填海工程的進行,很多海邊建設都需要重建,碼頭就是其中之一樣。同樣是舊換新,為何政府就偏要以為好像迪士尼那樣建仿古建築,就代表著漂亮與是為民而建?對本人來說,硬要仿古,並不可取。最後看看今天新建的天星碼頭,用色等等都是古古怪怪,完全是破壞了天星那一種的風格與氣氛,更加成為了我眼中的一座討厭與沒有美觀性的建築物……

這部份還是留到之後有機會再說吧,因為有多一些的資料,寫出來的東西會比較好。

1 responses to 感受澳門文化.一

  1. illuheaven says:

    其實現在澳門的舊建築/文化的受破壞程度,絕不比香港或大陸遜色。沒辦法,城市要急速發展,社會唯有作出犧牲,我們的澳門已變得愈來愈陌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