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築師之書,思建築,思人生,思香港

在維基百科中看到安藤忠雄的條目,其中一句:

安藤忠雄甚有傳奇性,在成為建築師前,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

叫人對這位日本著名的建築師產生興趣。究竟他如何走過自學建築的路?究竟他為甚麼會對建築產生濃厚的興趣?究竟他自學了甚麼樣的建築?早前走過書局,這人的名字再次出現於一本小小的方形書上:《建築家:安藤忠雄》

從書中領會到人性上的學習

終於閱畢整本書。除了解答了在看維基百科時所生的問題外,對書中某些片段的印象還真深刻。翻過這自傳的前言,對這位建築師產生一份恐懼:設立了一間他一覽無遺的建築所,禁止一切對外通訊方法,連僅有的五台公共電話也擺在他眼前;一些嚴格的管理方法等。這樣看來,簡直可用地獄來形容這樣管理嚴苛的公司。再讀下去,發現的不是恐懼,卻是一種關懷—從而訓練出一些可獨立思考、面對困難及具自覺性的員工;真的投入資源去好好訓練一些建築系學生等。除此之外,亦欣賞他對建築的熱情與執著,常常在腦中想如何蓋如何蓋,一部分更演變成真正的建築物;從書中多個建築作品介紹中,看到的是儘管面對多麼困難,他會繼續堅持那一種建築理念,最終這些建築理念亦因為這堅持而得到落實。

書中尚有其他片段值得心思,例如是如何教兒童。他嘗試透過建築,表達不應該過份保護兒童,有時讓他們自由放任於一個空間中,讓使用者發揮自己的創意;或是在建築中不是排除家長眼中覺得是危險的東西,讓兒童有跌倒的機會,才會學懂獨立,才會有機會發揮創意,才會自主及成長。這個在設計以兒童為目的的建築物而表達出的概念,值得大家去反思。究竟現今我們是否過份保護我們的兒童,叫他們不能成長呢?究竟現今我們是否過份保護我們的兒童,叫他們不能成長呢?有些兒童,任何事也不需要管,只需要好好地讀好書就行了,其他事則由父母,或是工人全部打理。這種令兒童失去跟社會接觸的教導方式,究竟是否應繼續持續下去?網上早前看到一個初中學生,在郵局中希望用空郵寄信到香港仔,或是干燒公仔麵的笑話,或許就告訴我們這個答案。

很愛這本自傳用上光與影來作結。這光與影而聯想出來的人生態度,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要在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徹底凝視眼前叫作「影」的艱苦現實,而為了要超越它,鼓起勇氣向前邁進。」

「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中。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拚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

從書中反思香港的建築

除了於人生方面的反思外,書中最主要的內容—關於建築,例如是建築跟自然的融合,環保建築等,亦很值得香港人去讀。放心,內裏並不是在說甚麼專門學說,而是在說規劃、建設甚麼樣的建築物的問題。在眾多範疇中,挑選了兩道來分享。

「該如何回應傳統事物?……像後現代主義那樣,把傳統及地域性的重現,完全只靠沿襲既有的「外形」做為連結,並無法引起共鳴。」

「所謂傳統,不是看得見的形體,而是支撐形體的精神。」
頁三四七、頁三四八

反觀現在香港的建築,缺少的就是這一份共鳴。二零零六年建成的新中環天星碼頭,概念是第二代中環天星碼頭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回應的是舊事物。這樣的仿古建築,是否真能帶動人回想古時碼頭,或是古時海港的風情,或是甚麼樣的香港人共有的價值?這樣的碼頭建築,又是否能令市民對碼頭產生共鳴?我想未必,相反這仿古建築,配色古怪,引起的是市民好壞參半的評價;二零零零年建成的沙田文化博物館,其用上了傳統中國,及在香港新界舊建築中看到的四合院的建築模式,想將傳統重現起來。這建築又是否真的令市民產生共鳴,回憶過去在農村的生活呢?聽到的,卻是不少的批評,例如是大而無當,強行地用上傳統建築模式,卻忽略了建築物的其他要點,例如是入口處放在人流稀少的河邊前,並不配合該處,主要從沙田火車站而來的實際人流狀況。零二年啟用的香港中央圖書館,其頂部羅馬式裝飾柱設計,更一直受到批評。究竟大家能不能夠在這些香港這一切的失敗例子中吸取教訓,而真是設計一座能夠在公眾之間產生共鳴的建築物呢?

「如果大眾沒有培養出參與及共享的意識觀念,不管在環境中保留多少空間,也不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廣場。」
頁一一九

這兒作者想表達的,是一個真正的廣場(並不是指購物商場,而是一些都市空間)應以使用者為大原則(作者說日本的社會結構原本就不需要在市鎮外則,特地興建讓人交流的地方),不是符合使用者的廣場空間建築,最終獨只會失敗,只會變成空有虛名的荒涼廣場而已。
跟上面那一點一起討論,最近報章多報導了政府欲收回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來興建一個仿羅馬式的廣場(當然不乏甚麼名店吧),用來方便遊客之類。這樣的改建計劃,根本就不符合市民轉乘巴士及渡輪的生活規律,雖然說會設有一個巴士站來讓市民一樣能夠轉乘渡輪,但是這巴士站的規模遠遠小於現時總站,並不能容納所有巴士線,長遠亦會造成其他交通問題,損害的仍是市民。其次,遊客來到想看的,就真是那些仿其他文化而建成的假古蹟嗎?一個地方能夠吸引其他人來遊覽,關鍵在於當地的特點與本土文化。就是因為這種各地存在的文化差異,人才會有旅遊,了解其他地方的動機。此處就能夠讓旅客感受香港人的生活面貌,有些旅客甚至被世界其他地方比較少見的普通雙層巴士而吸引,搭過渡輪後去嘗嘗乘搭雙層巴士。拆卸一個方便旅客與市民的巴士總站,來興建一個與使用者沒有關連,與人們沒有互動及共鳴的廣場,這樣看來是會成功的嗎?這樣人會於這個跟自己沒有任何關連的地方上聚集,成為一個有活力的,真正屬於人民的廣場嗎?

真希望各位香港人,尤其是那些主宰我們這個都市風貌,負責建築、規劃的人,好好讀讀這本書,親身了解一下人們的需要,為香港設計出一些真正符合市民所需的建築物,而不是一味地復古。

延伸閱讀:尖碼之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