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希望多些感受香港|如何好?
這幾天都留在家中。
外面天氣好像不太好,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好的天氣,想出去拍照也沒有心情了,拍出來的照片也不太漂亮。
其實我一直都想到這些地方的,但只可惜很遠。
.西貢
我喜歡海,如果望出去是一些島、自然的,在陽光下欣賞是一件樂事。有一個公園中,放的東西與藝術起了關連(那個水池),真想去一去。
(按:一些基本地點如下—
西貢海濱公園、西貢公眾碼頭、西貢市中心、對開的海景相、白沙灣)
.清水灣
去過了,所以不是重點。
.機場
這是想用一種新的技術與心理,到機場拍下一些事情。那樣在網站中可以使用了。可惜天氣不太好,有時太多煙霞,弄得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漂亮。(其實在機場島是否有一些行人徑,我如何去漫步都可以的?)。想著想著,青馬也是個選擇,當然要行上山那一種觀賞吧。迪士尼附近地方,我沒有去過(陰澳),但對與迪士尼相關的地方沒有興趣,那些自然景太人工化了。
.香港南區
沒有很多機會到這一帶的地方。這個地方最好的就是拍下海景、海灘。目標地方是赤柱、石澳、淺水灣、大潭(還記得那個地方中有一個遊艇停泊的地方,加上一望無際海洋的背景,就好像是一幅西洋畫的樣子。)
.維多利亞港夜景
一直都想拍一幅夜景全景圖,可惜害怕弄壞個腳架,哥哥最近又不太空閒,加上香港的空氣數素質越來越差,很難才能找到一次機會喔。
看來我要慢慢等著機會的來臨!
越來越想快點有一個天氣好與有空的星期六來臨,也對於不是海鮮餐、出海的西貢漫步有興趣。
—————
看上去,視覺藝術一科都不算難,
不過,我就是沒有信心
加上靠設計是賺不了很多(都不知了)
也很難出名的……
所以
我只是一個視覺藝術的業餘分子。
捕捉這一刻:特色|天橋(灣仔漫步之四)
筆者於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到灣仔參加活動,其後便在香港(灣仔、銅鑼灣的一些地方)漫步(其實你可以說我那時正與時間搏鬥中),漫步期間拍下了一些相片,並會分幾篇文章顯示,請留意一下前文、後文,那就可以欣賞到這一次漫步之感。
香港是一個細小的都市。在這都市的各個地區,你都可以輕易找到天橋,來連接每一個地方。就好像中環與灣仔的天橋網絡,令到步行到區內其他地方的方法更為容易與快捷,人車分隔令街上的車可以走得快一些。還記得到灣仔的天橋網絡,各商業大廈連在一起。第一個記憶是在書展中這些天橋網絡令排隊可以更長與有秩序,簡直是盡用環境的方法。另一個記憶就是從灣仔地鐵站到灣仔碼頭,只是走上天橋就可以到達了。
香港各地都有天橋(行人天橋為這篇文章的主要搜集對象),天橋的空間也成為了一些美化與裝飾的地方。在這一次灣仔、銅鑼灣之行中,也看過了一些,在此貼一些最新發現與一些天橋的相片,做一個記錄。
.灣仔方面
這一條我哥哥有去,但我沒有去過。位置應該是灣仔的香港藝術中心附近近金鐘。這一條橋近來重新畫上了一批新的畫,多年前,這一條天橋上的圖案是用手指印畫成的,那時新聞也報導過。但最近這一批就是用顏色直接畫上了。
歡迎說給我聽正確的位置。
.銅鑼灣方面
一:奧運主題
很多年前這一條天橋也是在報紙賣過的。這一條的設計者好像是一個中學生,因為當時北京申辦奧運成功而成為她的設計靈感。
在梯級旁也上了各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與年份,盡用了天橋上的所有空間。惟一不好的是它太早出現了,如果遲些就可以用新型正式的奧運會標誌與新的主辦城市:倫敦了。
二:怡和街
這一個天橋應該不是政府建成的吧。真奇怪,為何一開始就會利用這一個圓形的天橋來連接附近的建築物?而這一條天橋一直都是銅鑼灣中的一個重要地標(比較出名而很多人都知道)。早幾年翻新了一次,在天橋上掛上了銅鑼灣的一些歷史照片,歷史就好像一個圓,循環沒有停止的。
在這一個環境中,突然想起這一首歌:
《旋轉門》 陳司翰
作曲/監製:雷頌德
填詞:黃偉文
編曲:T. Lo還有 十秒鐘 就到七點半吧
是你的公司有事幹 你走不了嗎?
舊時路燈突然地提我 從前亦試過
在這一間商廈出口去 去等她遲到 但至少 讓我等到你吧
長年忙著約會遊戲 其實很可怕
面前熟悉大門在旋轉 仍然未看見
鬧市熄燈之後誰伴我歸家緣份 出場入場 不停在旋轉
沒法 捉緊一個 放心的熱戀
緣份 出場入場 出場入場 忽近忽很遠
伴侶不斷轉 轉到第幾圈由你直到她 沒結果的約會
來來回後悔或無悔 仍地數十回
在門外等路人漸離去 仍然未配對
願我等得多 還沒有心灰緣份 出場入場 不停在旋轉
沒法 捉緊一個 放心的熱戀
別人 為何換來換去 都不厭?
情人 為何就如 木馬般迴旋?
厭倦 人人挽著我手 兜個圈 又再走遠緣份 不停在旋轉
沒法 捉緊一個 放心的熱戀
緣份 出場入場 出場入場 忽近忽很遠
就快關門了 你卻在天邊
誰來認領我 請走到出口
不知為何覺得這一首說旋轉門的都想放在這一條橋上,哈哈。
捕捉這一刻:牆上|相片(灣仔漫步之三)
筆者於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到灣仔參加活動,其後便在香港(灣仔、銅鑼灣的一些地方)漫步(其實你可以說我那時正與時間搏鬥中),漫步期間拍下了一些相片,並會分幾篇文章顯示,請留意一下前文、後文,那就可以欣賞到這一次漫步之感。
攝於駱克道市政大廈出面
攝於中環地鐵站港島綫往上環月台
這一種利用磚塊砌成一幅畫,並且顯示出來,真是一種不花心思也不可成功的事喔。很好看的一些公眾上展示的作品,一點點構成,一格格地仔細拼出,怪可愛的。特別是中環站的那一個,磚塊比較細小,用來拼貼出花朵的圖案,就很能夠表現到花兒的質感,一點點的。有一些就增加了反光顏色,增添了視覺享受。
這一種不同於馬賽克藝術。馬賽克藝術中的磚塊兒是比較沒有規律的,但上圖的就是規規律律地利用不同顏色的方塊拼成。兩者都很有趣,表達到心思與美麗。把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中,其實可以很簡單,並且能夠配合到周遭的環境。
很多地方都有這些的免費觀看藝術品了,單是一些噴水池、椅子上等等,都能發現到有趣獨特的生活藝術融入。
捕捉這一刻:巴士|相片(灣仔漫步之二)
筆者於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到灣仔參加活動,其後便在香港(灣仔、銅鑼灣的一些地方)漫步(其實你可以說我那時正與時間搏鬥中),漫步期間拍下了一些相片,並會分幾篇文章顯示,請留意一下前文、後文,那就可以欣賞到這一次漫步之感。
《獨自一個在車上.望雨聽過淅瀝之聲》
一貫的作風:
只要是比較安全、容易去的地方
都會選擇自己一個人。
自己行著、看著
細心感受香港中的地方
感覺是那麼自由、安寧
遠離細細的房子
暫別親親的家人
冷靜一下午
減少了不少的壓迫感
這天回程的車上
天突然下起雨來
向來喜歡自己一個的我
在這種環境下
才感覺得到:
心—
冷冰冰
旁邊的不知是誰
不能向他談起來
心中的納悶
藏在心中
沒有法子令車上的生活變得溫暖
《迷失|城市中》
看來
我可是生活在迷失世界中
都不知前面如何了
太多想幹的事
可惜就好像拍攝這些照片一樣
都只是利用偶然的機會
一去不復返
捕捉這一刻:地鐵|相片(灣仔漫步之一)
筆者於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到灣仔參加活動,其後便在香港(灣仔、銅鑼灣的一些地方)漫步(其實你可以說我那時正與時間搏鬥中),漫步期間拍下了一些相片,並會分幾篇文章顯示,請留意一下前文、後文,那就可以欣賞到這一次漫步之感。
《無題》
你與我的目的地不同
你的在上 我的在下
乘上不同的地鐵
搭上不同的梯子
中間儘管有一個交匯點
梯子還不會停下
讓我在交匯點上認得到你
你也會繼續向上
我仍會繼續向下
=====
《梯子.起點》
生活沒有停頓
每日的生活
都只是在梯子中上上落落
旁邊有甚麼的特別
旁邊發生甚麼事
也沒有機會去理
因
這梯子上只會不停地落
不會回到你原先的起點
如何在乘搭梯子過程中
得到更好、完全的視覺享受
看到旁邊廣告板兒的心思
那就要先慢慢在起點欣賞一下先了。
.....
發現了一樣東西:我的文字寫得很差勁。
在地鐵站中漫步.發掘創作心思
地鐵,一直連繫著香港每一人的生活,接觸到地鐵的機會也很多,例如很多人都利用地鐵上班下班,到香港各地方走走。每一天在地鐵的路程,你可能在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又或是在與時間搏鬥,趕快地跑出地鐵站。在這一個空間中,有很多事你都沒有注意得到,其實地鐵這一個地方,提供了充分的空間,給廣告商發揮創意,給藝術家善用空間,在地鐵站、車廂中,你也可以輕易找到他們每一點的創意與心思,在此總結說一說這些的心思,當然,我不是一個常常撘地鐵的人,有甚麼其他發現,就要靠大家的努力了。
車站藝術
.月台書法
這一方面在我之前寫的網誌中已經有很多的說明了,但是每一次的看,你都不會覺得悶,反而每一次都覺得書法很有動感與美觀,為冷冰冰的牆上,增加了不少藝術氣氛。
可見這幾篇:
地下鐵碰著它(一)
地下鐵碰著它(二)
地下鐵碰著它(三)
地下鐵碰著它(四)號外 – 最後一次放送
地下鐵碰著它(五)真實的天空
地下鐵碰著它(六)真實的天空
車站藝術中還有其他展品的,可見這地鐵官方資料,重要性都是一樣。
地鐵車站藝術
廣告藝術
最近很喜歡在網上找一些地鐵曾經展過的廣告資訊,在這兒分享一些。
其實地鐵的廣告設計是很特別的,地鐵不像電視台、電台、報紙、巴士,這些都有用的媒體的限制,而與巴士上信息可以傳達得快,但是都只限在車身上。地鐵就提供不少的地方或新穎創作意念,給大家發揮,所以多多留意地鐵站的廣告,是一件另類的藝術之行,商業藝術其實是件很美的事,試想想,沒有廣告商會把產品弄得很差,必是利用空間來盡量吸引人的注意。
.尖沙咀
這兒的廣告,根據我的觀察與資料找尋,多是一些車站出入口的立體大型廣告,把整一個出入口包裝得很漂亮,吸引地鐵乘客之外,很多人都因此而受吸引,例如路過的巴士、途人、附近的住宅單位等。
以我的印象,出前一叮與朗豪坊都用過這一種的形式。很多地方的車站也開始用這一種的形式,例如巴士站(有線新聞:彌敦道某一巴士站)、電車等,畢竟空間找小,印象沒有那麼大。
.金鐘
有幾個的廣告都用同一種的形式來傳達信息。就是利用兩個換車月台中間的地板來宣傳,例如把月台包裝成賽道,從此宣傳運動用品,又或是跑道,來宣傳金融服務,這一個的印象是很好與明顯的。
.中環
早前推出了一個廣告,就是在中間安置了一個飛機輪子,來宣傳速遞業務,這就是一個可以用更多創意與空間的例子了。
.隧視廣告
在香港目前只有一段路上的隧道中有這一類型的廣告,如果可以有更多這廣告,為旅程增添新意思就好了。
多多留意地鐵的每一個地方,你就可以更看見有趣的創作心思!